立方见筑︱古墟 · 新场景
本设计为沙井大街片区重点城市更新单元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竞赛第二名,并且获得历史活化特别奖。竞赛由深圳市宝安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办事处(沙井大街片区(金蚝小镇) 重点城市更新单元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主办,华润(深圳)有限公司承办方的国际咨询工作发布正式招标公告。
为了兼顾拆除重建和历史风貌保护活化,项目采用“重点城市更新单元+历史风貌区活化”的创新路径,探索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风貌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本文基于以人境互动体验对实现城市环境社会效益的重要性的研究理论,通过以深圳沙井大街片区重点城市更新单元城市设计国际咨询项目为案例,阐述我们思考城市空间结构、社会、人之间的关系,在平衡古墟与新生活场景中探讨历史古墟活化的新路径。
(1) 沙井曾是生态绿洲,从绿洲到到都市,城市规模急剧扩张与无序的开发建设使其变成了如今城中村的景象,如何找寻现有生活环境与古墟的生态平衡?
(2) 古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整体风貌的文化韵味不足,独特的历史空间被埋没,如何提升城市古墟的城市记忆,挖掘开发古城非物质文化新价值?
(3) 大量新建、违法加建及搭建建筑混杂,缺乏公共空间和绿地,空间品质不高。人车混行导致沙井古墟内慢行安全性差且舒适度低。如何解决多人群社会融合的宜居生活空间?
(4) 街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内生性力量较为薄弱,如何引导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发展,支撑街区公共性可持续发展,实现公共性结构的再造?
(5) 土地权属复杂,开发难度较大,权益主体利益冲突。现状容积率差异较大,更新开发与历史建筑保护之间的工作具有一定困难。
△沙井古墟现状问题调研 ©库博(立方设计)& 南沙原创NODE&ECON PLUS
拉链——拓展龙津涌公园带
基于对原有生态景观梳理,我们将原有局部蚝心湖景观拓展从北延续至沙井古墟南部,形成从龙津涌至蚝心湖的生态链接,在沙井古墟东边边缘场所形成具有社会活力的新城市公园景观。
△拓展龙津公园带 ©库博(立方设计)
拓展的龙津湖公园带就像一个“拉链”,将古墟乡故里的慢生活模式与现代的快节奏生活联系起来,将古墟晒蚝独特的生活模式融入现代生活中,拓展的龙津湖公园带在完善空间景观和基础公共设施的同时,营造街区慢行活力,形成具有共享价值的全龄友好社群。
纽扣——重构沙井大街公园路
北段公园路—扩大公园
我们本次设计的沙井大街公园路释放了古墟西面空间,采用剖切城市的方式,道路左侧房屋拆除,将原有的建筑肌理保留在人行道上,道路右侧房屋保留。被切开的建筑则可利用装置化、景观化的方式处理,形成周边配套及景观功能。
沙井大街北段公园路被切割的建筑形成具有全新特点的城市界面,同时再增加部分公共空间节点,增添更加丰富的社会性活动空间,不同的空间节点犹如一个个“纽扣”整合沙井古墟社会性与周边场地的物质维度,使古墟与周边社区融合渗透。从人本主义角度、以贴近生活的方式来提高沙井古墟活力。
中段公园路—流动活力
沙井大街公园路串联西侧三处多维度复合公共空间,使整个历史沙井古墟具有了流动性。公园路中段结合蚝乡路下沉和沙井大街半下沉契机,以“车行交通处置+综合建筑引领+场所触碰机会”三大措施塑造片区的多维空间节点,不仅丰富了历史沙井古墟的空间结构,促进了人与场所的沟通交流,使整个沙井古墟更加流动生机。
沙井古墟西南处是老沙井墟曾经的商业街脉络,原有的商业街道狭窄活力低。在更新改造中,我们考虑深圳市城市规划建设今后将会在附近建设一个东塘地铁站,本着将商业街活化联动的初衷,我们将连接古墟西南处周边局部原有属性为R的用地,置换为R+B属性用地,在住宅下部增添部分小体块商业界面。
同时,商业连接古城局部城市主干道做方式处理,立体化分流人车流线的同时打通地面公共步行空间,通过多层级的步行网络整合多样化的公共空间要素,形成高度复合的城市交往空间,实现外部居民与古墟居民频繁的日常往来。
置换商业用地,加上半下沉、半架起道路垂直空间设置创造出的公园生态景观,不仅焊接了沙井古城与周边建筑,更加激活了沙井古墟的活力指数。在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更优化了城市空间,加强了古墟与周边、新与旧的联系,扩张并重塑了新沙井墟的商业活力。
△历史古墟边界 ©南沙原创NODE&ECON PLUS
自上而下的空间结构梳理
在23公顷的历史保护区沙井古墟中,我们提出“公私分区”的策略, 首先寻找并保留原沙井古墟的历史遗迹,并依据街道、河流等现状物理空间特质,梳理古墟街巷空间,比如公园、广场、街巷、古树和一些重点建筑物。
△古墟有历史价值的公共空间 ©重点更新单元前期研究图纸
然而,原有狭窄的古墟历史街道已经无法满足现有规范消防车道和市政基础设施基础敷设的宽度要求,所以我们在尽可能维持原有的街道走势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触碰现状产权地块,并试图局部小范围拆除一些已非常破旧且无历史价值的建筑。
最终形成连接东西的6条巷道、1条串联南北村落的公共道路,共同整理为公共区域的线性“骨架系统”,形成多维释放、有张有弛的公共活动空间。剩下的区域就是“私区”部分,根据不同板块、主题,划分成五个不同的组团。
艺新巷:作为古墟的北面入口,以“文艺+”的形式,展现现代文化创意与传统古墟空间相融合的全新面貌。
乡故里:保留最具代表性的沙井历史地标、古迹及公共建筑,再现乡民的生活方式,展示并发扬本地的乡土文化,形成沙井原乡文化的聚集地。
蚝客集:由沙井墟、蚝文化综合体及门户节事广场组成,是大众游客进入沙井古墟的主入口与集散客厅。
隐市坊:以居住为主,配套体育活动设施,体现新墟的生活乐趣。大隐隐于市,位于古墟内的人才公寓与保障房,成为深圳西部年轻人的个性化居住选择。
盐湖村:盐湖村是较为独立完整原生历史村落,整体村落功能布局极具深圳本土文化代表性。我们通过设计混合“展览+居住”的功能,保留原村落的精神仪式空间场所,并对其重新赋能。
“自下而上”的多层次街巷空间更新营造
在沙井古城街巷微环境中,人的社会体验与环境的复杂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人们在微环境中体验到的是“你的”或”我的”;但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在微环境中强调的是“我们的”。在社会关系中起到平衡作用,对社会属性和隐私属性的平衡。在“我们的”基础上融入“本土性”即“我们的本土化”空间。
我们将街巷的空间大小分为S/M/L/XL四种类型。S为水井等小型日常社区空间,将“井”作为公共空间激活的最小尺度单元,从一个点开始,逐步扩大至更广泛的物理空间和非物质网络;M为口袋型社区公共空间,我们清理四处停放的电瓶车,置入茶室,运动空间等符合未来人群需要的一些公共空间;L是举办历史文化活动等的大型集会空间;XL则是蚝心湖新旧交集界面空间。
建成环境的可持续性与变化,随着时间推移的转变和适应,寻求实现城市社会效益与具有内在人性尺度和环境之间更加紧密联系。
产业可持续性
未来古墟内部将有较大比例的居住功能,目标引入少数沙井原住民,大量产业相关人才以及新沙井人共同居住,形成延续历史接轨时代的古墟新生活方式。老沙井原住民比例在10%~15%,文旅文创产业人才比例在:20%~40%,周边迁入新沙井人比例占:45%~70%,在沙井古墟中植入人才保障房,提升居住功能的同时,缓解外围的高度高度。
从单纯出租屋经济,到复合型文创产业及配合新产业的人才房的注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创造一个人才活动聚居空间,赋予历史空间新潮功能,新配套方式、创新新方式。尝试孵化一个健康良性平衡的综合邻里社区。
不同产业不断更新,推动城市活力,原住民与新业态随着时间发展也在不断微更新,从而使整个古墟伴随经济行为的可持续性改造。
在人文活力提升层面上,注重人文联系,植入文化活动、构建文化景观,打造文化多样且具有可读性的历史街区;在人群行为活力提升层面上,鼓励街区居民自主参与,引进创意人群入驻,激活街区氛围。
景观可持续性
在中国新时代发展环境下,政府提出需要构建蓝绿交织生态网络,从可持续性要求的社会环境背景下,我们在设计中高度还原沙井历史景观及水系空间,梳理以古墟向外延伸的全域绿地系统,旨在展现独特的景观特色,为片区及城市发展增添绿意与活力。
我们设计以古墟为核心,向外延伸网状绿脉,柔化新旧城边界,利用周边道路与公共空间,延续沙井对于蓝绿生态环境的记忆,乡根延展并释放生态弹性。通过岛状空间、划分社区组团。
△生态绿环 ©库博(立方设计)
同时,将周边社区组团中心与古墟中央公园共融,以一条城市绿环串联城市核心和社区中心。最终形成整个片区的城市绿环。让古墟回归自然之美,新旧融合,在古墟新城间共享配套,聚集人气,引领沙井走向未来之路。
△日景鸟瞰图 ©库博(立方设计)
通过本次深圳沙井大街片区重点城市更新单元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的设计实践,尝试从古墟边界空间出发,营造全新的新概念城市公园。古城内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并行梳理点线面三个层级空间营造。以人境互动体验为基础,在历史风貌敏感区,对古墟活化的设计思考。
希望通过本次的探索和应用,在尊重原有城市肌理下,强化社区的互动,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一起参与到古墟更新活化中,让历史建筑的活化过程更有意义和影响。
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1961[J]. New York: Vintage, 1992.
hwaites, K., Mathers, A., & Simkins, I. (2013). Socially Restorative Urbanism: The theory, process and practice of Experiemics (1st ed.). Routledge.